中共南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、南宁市监察委员会主办
地址:南宁市新竹路43号 邮编:530028
公安机关备案的国际联网备案号:45010302000015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355号
ICP备案号 桂ICP备11004826号
2017年以来,广西—东盟经开区坚持纪在法前,突出运用“四种形态”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,注重抓早抓小抓,不断扩大提醒、函询范围,使“红脸出汗”成为干部教育监管常态。
一是整合信息畅渠道。畅通信访举报渠道,以建立电话、信件、网络和短信“四位一体”的综合举报受理平台为主抓手,同时,充分发挥公安、监察、审计等反腐败协调作用,通过积极开展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、个人事项报告、年度考核、干部推荐考察、纪检监察干部“下访”等工作,多渠道、全方位发现掌握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,对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进行分类梳理,建立问题线索信息台账,为提醒、函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。
二是严把程序促规范。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,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,制定《关于对科级领导干部进行提醒、函询和诫勉的实施细则的通知》,对干部在思想、工作、生活作风等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,采取提醒、函询或诫勉方式,做到早提醒、早纠正、早处理。结合实际工作,制作《诫勉告知书》、《函询通知书》、《提醒函》等6种文书格式和工作流程,确保工作程序规范。
三是跟踪问效严追究。开发区将提醒、函询和诫勉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考核、任免、奖惩的重要依据,同时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“两个责任”情况纳入基层国有农业单位绩效考评管理,坚持“一案双查”责任追究,倒逼责任落实。2017年,开发区共提醒、函询35人次(同比增长37.5%),占全年“四种形态”总人数的67.3%;纪检组共对7名科级干部落实“两个责任”不力进行问责,在开发区范围内通报2起典型案例。
编辑:梁 熙
中共南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、南宁市监察委员会主办
地址:南宁市新竹路43号 邮编:530028
公安机关备案的国际联网备案号:45010302000015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355号
ICP备案号 桂ICP备11004826号